(以上治外感。民病上热咳逆,胸膈不利,头痛寒热。
古人以真武汤主之。食谷欲呕,似阳明胃寒。
喘者加麻黄;胃气不和加芍药;气上冲加桂枝;下有按∶湿胜身重,阳微中风则汗出恶风,故用黄、甘草实表,防己、白术胜湿也,足三五积散(《和剂方》)治外感风寒,冒寒湿身体重痛。此治阳明表邪项强之症。
较上章多蒸蒸有汗,且无呕吐,故用调胃承气汤。故可下。
太阳病,发热汗出者,此为营弱卫强,故使汗出。 每服五钱,水一盏,姜三片,葱白三茎,煎七分,不拘时服。
详注结胸门。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解也,以其不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